
今冬供热季即将全面开启,供热保障准备情况如何?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是北京最大的集中供热企业上海配资网,负责北京市域内3.76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。记者了解到,京能集团所属的京内7家燃气热电厂已同步完成供热季各项准备工作,包括设备检修、隐患排查与系统调试等准备工作,确保供热系统随时具备启动条件。
10月30日上午,记者来到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生产调度与监控中心、鲁谷北重尖峰热源厂上海配资网、京西热电厂,实地探访供热保障情况。

鲁谷北重尖峰热源厂,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热水锅炉管线。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
鲁谷北重热源厂供热调峰及配套热网工程将于今冬正式运行
30日,记者来到石景山区鲁谷北重热源厂,这是一处崭新的厂区,自2021年9月开工建设,于2025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,将于今冬正式运行。据介绍,北京热力投入建设的鲁谷北重热源厂供热调峰及配套热网工程,是北京西部重要的应急支撑热源项目。

鲁谷北重尖峰热源厂,工作人员用仪器检查热水锅炉管线。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
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石景山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柳介绍,鲁谷热源厂安装了10台29兆瓦燃气热水锅炉及相关配套设施,北重热源厂安装8台29兆瓦燃气热水锅炉,供热能力可达522兆瓦,供热面积约1305万平方米。
王柳介绍:“如果出现极寒天气或需要调整运行工况时,就需要启动尖峰锅炉房,为市政热网补充热量。这不光为城市进一步提高了供热保障,也提高了市政热网应对极端寒冷天气的能力。”
京西热电厂完成544项检修项目,已做好备战供暖季的准备
10月30日上午,京西热电厂内机器轰鸣,发电机组满负荷稳定运行,一股股清洁能源转化的暖流正“蓄势待发”。京能集团所属清洁能源京西热电发电运行部部长宫志鹏介绍,京西热电厂供热能力为919MW,供热面积1800万平方米,在西部热网中占比超过1/3,为首都中心热网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
京西热电厂,工作人员检查热网加热器。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
为确保迎峰度冬等关键时期机组供应稳定上海配资网,京西热电厂于10月14日完成全厂机组及热网系统544项检修项目,消除设备隐患;对热网抽汽管道、热网循环泵及液力耦合器、疏水泵、热网系统阀门等进行了21项检修保养并完成试运行,确保供热辅机系统稳定,目前机组检修后运行良好,已做好备战供暖季的准备。
宫志鹏介绍,经过技术改造,厂区目前应急补水最大能力为1000t/h,可连续补水3小时,进一步提高热网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性,有力支撑西部热网的应急需求。
供热系统智能化升级,降温天气来临时用户室温将更加稳定
在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生产调度与监控中心,一块巨大的显示屏跳动着热力系统的实时数据。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副总经理刘雅斌告诉记者,北京热力持续推进智慧供热建设,在近三年累计完成改造725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,今年持续拓展改造规模,新增智慧供热面积约2500万平方米,覆盖城市热网与区域独网范围。完成了20余万户室温采集设备安装工作,配合室温监测平台,对用户室温量化监测、远程调控,有效解决“近热远冷”“上热下冷”的供热不均衡问题。
刘雅斌介绍,智慧供热系统就是给供热系统赋予了一个智慧的大脑,通过对整个供热系统参数的采集,能够给出一个最优的供热链路,“这带来的好处是,用户室温的波动能够控制在±0.5℃以内,寒潮降温天气来临时,用户室温将更加稳定。实施供热智慧供热以后,就不再采取传统的人工调节,智慧供热的调节更具精度和效率。同时,在完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,也能够节能降碳。”
王柳也告诉记者,鲁谷北重热源厂作为北京市西部重要应急支撑热源,其智能化配套同步落地,厂区18台29MW燃气热水锅炉均接入智能监控系统,可实时监测运行参数,配合智慧调度实现精准调峰。此外,辖区内169座统代管热力站中,全新的热力站态势感知系统已全部调试完成,智慧供热项目主体设备安装就位,系统调试按计划推进,今年冬季将进一步提升供热调节精准性与突发状况响应速度。
京能集团所属的京内7家燃气热电厂已完成供热准备工作
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是北京最大的供热企业,根据截至10月底的数据,北京热力负责的北京市域内供热面积为3.76亿平方米,热用户有230万户,管理锅炉房536座,一次管线长度为2055公里,热力站有5350座。
记者了解到,京能集团所属的京内7家燃气热电厂已同步完成供热季各项准备工作,包括设备检修、隐患排查与系统调试等准备工作,确保供热系统随时具备启动条件。19台核心机组已全部检修完毕,确保供热季开始就能以最好的状态运转。针对热力输送管网,公司开展了4次检查,找出并解决了15处可能影响供暖的问题。同时,公司持续加强与电力、热力调度部门的沟通配合,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,一旦遇到问题能及时处理,为今冬供暖系统稳定运行做好铺垫,全力保障北京市民温暖过冬。
今年,北京热力实施设备设施检修技改4万余项,全力开展首都功能核心区老旧供热一次管网改造工程,更新改造老旧供热管线约555公里,对1.27万座小室开展安全隐患排查。通过“冬病夏治”,同步完成了结构堵漏336项、结构加固210项、保温修复516项,排查并治理二次管线泡水隐患252处。全面梳理用户诉求工单,针对集中投诉小区共梳理出917项问题清单,逐一“销号”。通过系统性整治,设备健康水平显著提升,为冬季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15支应急抢险队伍,276名抢险人员已全部到岗待命
北京热力提前研判天气变化与供热需求形势,编制《2025-2026年供热季运行方案》,按照每日48个时间节点(每半小时一个)的调度模式,通过“日前计划+日内调整”的衔接机制,精准匹配供热出力与实际需求。在供热启动阶段,坚持分批有序原则,优先对上个供热季诉求集中及“一老一小”相关热力站投入运行,确保重点区域供热需求得到保障。
在供热季启动前,北京热力组织开展实战应急演练,重点检验应急预案体系可操作性、报警监测系统运行效果、应急队伍实战能力、应急响应速度及协同配合机制,全面排查应急处置薄弱环节,进一步提升供热系统应急处置能力。据介绍,15支应急抢险队伍、276名抢险人员已全部到岗待命,各类应急车辆、机械装备及设备物资已全部到位。
此外,北京热力96069供热服务平台为高效响应用户需求,构建起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网络。该网络涵盖96069热线、企业热线、微信公众号/小程序、“码上办”、京通小程序等渠道,实现多场景诉求高效接收;供热初期同步启用人工座席与AI智能语音机器人,有效提升来电接通率与诉求转派速度。
新京报记者王景曦上海配资网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